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前前后后 >> 混在五代当皇帝 >> 第169章 机构调整

第169章 机构调整 2/2

让范质头疼烦恼的就是,对于郭炜的这个意图,他已经完全无力阻止,甚至单纯的拖延都做不到了。挟北伐胜利之势,御驾亲征的皇帝在朝堂上无疑是威势大盛,再加上皇帝回京以后的一连串惠民政策和大赦天下的恩典,现在几个顾命大臣想要联合抵抗就已经很难了,更何况王朴很可能附从皇帝而不在意自己的进退,而王溥则未必敢和范质联手。

最可恼的是,郭荣的最后遗言中要求让翰林学士、户部金部郎中、知制诰王著为相,前两年被顾命大臣们给堵了回去,而今郭炜不再征求他们的意见就决定执行了。

本来门下侍郎兼礼部尚书、同平章事、监修国史、参知枢密院事王溥作为次相,多数时候却没有什么自己的独立主张,而王朴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枢密使一职上,政事堂几乎就成了范质一个人说了算的地方,除开重大事务需要皇帝点头,很多政务其实都是范质一手操办完了。如今皇帝要把王朴兼任的这个次相职位交给王著,范质可不会认为那个很有主见的人会在政事堂始终附和自己,将来在政事堂内处理起政务来可有得烦恼了。

和王著拜相这样重大的人事变更相比起来,皇帝另外提出的三司使等职位更换都已经是小事了,但是范质真的是没有什么手段来阻止皇帝的意志。

一如范质所料,在政事堂随后的讨论当中,王溥就是温吞水一般毫无主张,而王朴则很坚定地支持了皇帝的意见,独木难支的范质只能宣告认输。至于枢密院,两个枢密使王朴和吴廷祚更是对枢密院的机构调整不设障碍。

…………

显德八年的八月二十一,随着几道正式诏书的颁布,大周的朝堂和地方官职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动,与之相比,仅仅是升赏了勋阶的禁军反而成了最稳定的团体。

守司徒、同平章事、弘文馆大学士、参知枢密院事范质和门下侍郎兼礼部尚书、同平章事、监修国史、参知枢密院事王溥均去参知枢密院事,仍然分任首相和次相。翰林学士、户部金部郎中、知制诰王著升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成为第二个次相,三个宰相都不必分心于枢密院的事务而可以专注于政事堂。

检校太保、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枢密使王朴心疾不堪劳累,着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只专任枢密使一职。枢密院新设军咨部、度支部和将作部,河中节度使张铎奉命赴阙就任军咨部尚书,河阳节度使陈思让赴阙就任军咨部侍郎,锦衣卫巡检司都巡检曹翰就任军咨部运筹司郎中,锦衣卫巡检司知巡检司事韩微迁军咨部侦谍司郎中,作坊使判四方馆事李崇矩迁度支部尚书,兼任将作部,充宣徽南院使。

三司副使张崇训拜左监门卫上将军,充宣徽北院使,判三司;内客省使、北面诸州水陆转运使王赞出知沧州,负责河北诸州转运;以鸿胪少卿卢浚为京畿东路发运使;右领军卫上将军陈承昭赴沧州,负责永济渠在漳水以北往幽州方向和漳水通海河道的疏浚。

静难军节度使刘重进赴阙,授右羽林统军,进枢密院军咨部协助尚书、侍郎;保大军节度使武行德转任静难军节度使,从鄜州移镇邠州;彰义军节度使白重赞转任保大军节度使,从泾州移镇鄜州;武宁军节度使郭从义转任彰义军节度使,从徐州移镇泾州;保信军节度使赵匡赞转任武宁军节度使,从庐州移镇徐州;原契丹辽兴军节度使韩德枢赴庐州就任保信军节度使;忠正军节度使杨承信转任河中节度使,从寿州移镇河中府;横海军节度使魏仁浦转任忠正军节度使,从荒凉肃杀的北疆沧州移镇到淮水边上的寿州;左监门卫上将军、宣徽北院使判三司张美出为河阳节度使;左领军上将军、宣徽南院使昝居润出知邢州,加左领军卫上将军,邢州安国军的军额取消,以洺州防御使郭进为西山巡检,负责邢、洺对河东的军事;升棣州为团练州,以棣州刺史何继筠为团练使。

因为王著拜相,翰林学士和知制诰出缺,左拾遗、集贤殿修撰卢多逊以本官知制诰,进翰林学士。

喜欢混在五代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ww.qqhh8.com)混在五代当皇帝前前后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混在五代当皇帝最新章节 - 混在五代当皇帝全文阅读 - 混在五代当皇帝txt下载 - 康保裔的全部小说 - 混在五代当皇帝 前前后后

猜你喜欢: 神话版三国遮天奥运现场一首中国人爆火出圈道君启禀王爷,王妃她又穷疯了魔天记灵境行者儒道至圣纯情女上司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