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前前后后 >> 重生北魏末年 >> 第三百五十三章 药王(4000)

第三百五十三章 药王(4000) 2/2

然而他却不知道,襁褓中,受风冷折磨的小婴孩便是高澄为自己后半生找的依靠。

相较于全元起,药王孙思邈在后世可要大了许多。

后世有记载说孙思邈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然而根据其自述‘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便能知晓,他必然是殷实家庭出身,只不过后续为治病,导致家境破败。

由于孙思邈的生年存疑,高澄原本只是尝试性的在暗地里寻找,看看京兆华原(陕西铜川)去年有无名叫孙思邈的婴孩诞生,也没抱多大希望,结果居然还真给他找着了。

又得知这婴孩出生时受了风冷,便更加确信他就是传说中的药王。

至于齐王为何会提前知道华原有一个叫孙思邈的婴孩诞生,谁又敢问,最终也只会为高澄添加一丝神秘色彩。

联想到孙思邈142岁的高寿,小高王立马将其一家迁来洛阳,打定主意等他年岁稍长,便让孙思邈向全元起学医,成年后,就放他周游各地走访。

等理论与实际有了结合,再由孙思邈为自己调理膳食。

人孙思邈活了142岁,他小高王活个120多岁不过分吧,就算贪色,再扣20,总能当个百岁老人吧。

当然了,真要有这事发生,高澄也别想着传儿子了,估计孙子们都不一定熬得过他。

也不知道尔朱英娥等人知道了高澄的打算,还会不会继续为了儿子争下去。

贪生畏死的小高王前半生有全元起为他诊治疑难杂症,后半生有孙思邈为他调理膳食养生,还求什么仙,问什么药,简直赢麻了。

全元起为孙思邈诊断后,很快开出了药方,告知调理一段时日后,便能痊愈。

高澄便让人照方抓药,将孙思邈送回家中。

不等孙思邈的病情好转,全元起因着书之功,得封县伯的诏书便已经昭告天下,而洛阳城里也开设了一所医校,由全元起亲自择徒、授徒。

有高澄画的大饼,授徒三年,即以教化之功授侯爵,桃李满天下便以济世之功授公爵,全元起可谓是广收门徒,甚至称得上是来者不拒,只要你肯学,我就教。

用一肚子医学知识,换一个公爵爵位,是个人都知道该怎么选,况且所得不止爵位,更有美名流传后世。

若是敝帚自珍之人,早年间也不会弃了官职去写那本《注黄帝素问》。

全元起来到洛阳,除了高澄以外,最高兴就要属崔季舒了,他可不是只会了打拳以外。

崔季舒当然是学过医的,早年间高澄问他,经史之外,是否有别的喜好,崔季舒便说起过他平日里喜好钻研医术。(33章)

只不过小高王有了病痛,也没想过找他来医治,术业有专攻嘛,相较于医术,高澄更信任崔季舒的拳术。

自打全元起来了洛阳,崔季舒有闲暇时,总要前往全府虚心求教。

不止是崔季舒,就连学医多年的元善见也有心召见全元起,奈何知晓高澄必然不允,便也只能作罢。

高澄当然不会让全元起跟元善见扯上关系,《三国演义》里,曹操与吉平的故事,小高王可不想发生在自己身上。

自打那天施药以后,高澄一直在关注孙思邈的病情,一来是担心他未来的建康保姆有了闪失,二来也是看看全元起的成色,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果然,不出数日,孙思邈的病情便有了明显好转,调理了半月,已然痊愈。

至于没有因病破家的孙思邈未来还会不会继续走上学医的道路,高澄是一点都不担心,他作为齐王的权力是无穷的,连天子都能玩弄,还操控不了孙思邈学医,必须给他安排得明明白白。

小高王也不全是为了自己,孙思邈要是不学医,难不成让他高澄去写《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新本草》、《明堂针灸图》等着作,他可没这本事。

在京试与医校开设以后,高澄所面临的便只有日常政务。

如今的齐王党分为洛阳派系与晋阳派系,或者说鲜卑、汉人两套班子文武殊途,各司其职,倒也没闹出什么大矛盾。

军事层面,洛阳派系也有不少原京畿军将领,如高敖曹等人,但依旧以晋阳鲜卑派系为主。

政治层面,晋阳派系也有许多高欢幕府旧僚,却仍旧是汉族官员主导朝政。

细看如今三省六部主要高官,尚书令兼工部尚书高隆之、右仆射杨愔、中书令司马子如、侍中窦泰、李元忠、封隆之、兼任此职的左仆射孙腾、吏部尚书崔暹、户部尚书崔季舒、兵部尚书封子绘、黄门侍郎崔昂等人。

除孙腾与窦泰以外,清一色都是汉族士人,其中大部分出自河北,高隆之包含在内。

真正身居高位的鲜卑文官,只有孙腾一人,毕竟窦泰身上武将属性更为浓厚。

在高澄麾下,形成了鲜卑主军事,汉人主文事的局面。

鲜卑与汉人分事军政,却也没人对此有异,毕竟早些年高家父子军政分治,高欢在军事上依靠鲜卑将领,高澄再政治上重用汉族文士,这样的日子都过了十年,也都早就习惯了。

不过汉族军事力量却在悄然提升,一开始是高澄十年前在洛阳设立京畿军团,吸纳了不少汉人成为战兵,后续更有2万盐兵,即如今的辽兵,以及5万水师设立。

早些年高欢不准高澄插手六镇鲜卑,高澄组建京畿军团与盐兵部队只能从汉人之中招募。

掌权之后又有为南征做准备为名,设立五万水师,也不可能从鲜卑将士中选拔。

悄无声息的,高澄也积攒了不俗的汉族军事力量,只不过占大头的水师在北方可起不到多少作用,稍微能打的2万辽兵,又镇守辽州。

故而汉族军事力量的提升,并未引起鲜卑将领们的重视。

高澄做这些事,并非是要与鲜卑派系对立,他清楚的知道,这群人才是自己的根基,只要善待他们,有高欢以及自己两代人的恩泽,鲜卑将士们会是高齐政权最忠实的拥护者

提升汉军比重,只不过是为了能在将来更顺畅的推行一系列政策,以实现汉族与鲜卑族的融合。

如今的时局已然清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不可能会发生战事,高澄也有意识地开始在各地州郡兵中裁撤老弱,减少开支,也是放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生产。

若非南征必须编练水师,高澄绝不会在养民休战期间,增设这样一支部队,毕竟打造战船也不是一笔小花销。

家里停电了,今晚先更4000,差1000明天补上,明天第一更会比较晚,大概下午五点前吧,第二更还是晚上十二点。

关于孙思邈的生年有好几种说法,这里用的是541年出生一说。

感谢书友无痕在行之远的打赏。

喜欢重生北魏末年请大家收藏:(www.qqhh8.com)重生北魏末年前前后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重生北魏末年最新章节 - 重生北魏末年全文阅读 - 重生北魏末年txt下载 - 我怎么可能是曹贼的全部小说 - 重生北魏末年 前前后后

猜你喜欢: 神话版三国遮天奥运现场一首中国人爆火出圈道君启禀王爷,王妃她又穷疯了魔天记灵境行者儒道至圣纯情女上司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